飞行安全:五点重要注意事项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是这个星球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然而,在乘坐飞机时我们需要遵守几条规则,如此才能在飞机上度过一段舒适又愉快的旅程。 第1条:不要恐慌! 如果你碰巧患有气流恐惧症,即使恐慌也无济于事,因为你已经坐在那儿了。你需要内心承认所有事情都在你的控制之外,如此才能平复你的紧张情绪。我们明白这个事实可能会让你原本脆弱的神经接近崩,但…只需自己想一想就释然了。当坐在驶往飞机场的出租车上你并没有感到恐惧,但问题是当时你也不能对车内司机以及马路上行驶的其它汽车的司机进行控制。 与其担心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倒不如试着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你力所能及的可确保自身安全的事情上来。 真相大揭露:通常来说,有些出租车司机相比飞行员资质要差得多,同时对于出现技术状况的把控以及对出租车的维护相比飞行员对于飞机而言也要差很多。 不要强迫自己去听飞机引擎发出的噪音,也不要试图从乘务人员的脸上寻找不确定和担忧的表情。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任何无法正常飞行的飞机都不被允许上天,就算真的发生什么问题,飞行员也早就发现了,因此根本无需担忧。在驾驶舱的所有闪光灯标和显示屏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配备的。 与其担心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倒不如试着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上– 你可以也完全应该采取措施确保你的飞行旅程更加安全。 第2条:系紧你的安全带 乍一听好像无关紧要,但系紧安全带是确保你整个飞行旅途安全的关键。安全带没有扣紧,就这么松垮垮地挂在你的膝盖上,这和没有系毫无两样。那为什么要扣紧呢?答案显然与着陆有关:飞行员有时可能会紧急刹车,那起飞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飞机在起飞时的速度相当于一辆超级跑车的行驶速度:200公里/小时。但有时起飞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败:在跑道上突然冒出来一辆车,另一架飞机恰好在你前面滑行,这都会造成飞机起飞暂停。 完全自动化的刹车功能:飞行员将自动控制系统设到所谓的RTO(中断起飞)位置,这一功能专为最大减少刹车而设计。 一旦起飞被中断,将需要在几秒钟时间内完全停下,其减速度比自由落体速度还要快1.5倍左右。一旦没有系紧安全带,你将会因飞机突然刹车所产生的向前冲力而被甩出去,最好的情况是头撞到前面的座位。 飞机前后座位的距离仅为20英寸左右,当你系紧安全带时,不太可能撞到前面的座位,而一旦你的安全带松了超过5英寸的话,一旦有意外事情发生你将很有可能受伤。如果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试试站在桌子或衣柜上头朝地向下做自由落体动作。当然了,我们并不是真的让你这么去做—只需想象一下这样的感觉你就能学到第一课:系紧你的安全带。 顺便说一下,这也是为什么在起飞时乘务人员会让你提起并锁住面前的餐桌:因为在1.5倍自由落体速度下很可能会撞到你的肚子,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 第3条:在整个飞行旅途总是系紧安全带 甚至在’系紧安全带’的警告灯关闭后,你最好还是继续系着。尽管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可能突然停住,但却可能会遇到湍流、风切变以及其它颠簸气流。 松开安全带的乘客可能会由于气流冲力而突然跳起来撞到头。这听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很简单的物理原理。 Luckily, I was belted in. A photo posted by Alan Cross (@alan_crossx)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是这个星球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然而,在乘坐飞机时我们需要遵守几条规则,如此才能在飞机上度过一段舒适又愉快的旅程。

第1条:不要恐慌!

如果你碰巧患有气流恐惧症,即使恐慌也无济于事,因为你已经坐在那儿了。你需要内心承认所有事情都在你的控制之外,如此才能平复你的紧张情绪。我们明白这个事实可能会让你原本脆弱的神经接近崩,但…只需自己想一想就释然了。当坐在驶往飞机场的出租车上你并没有感到恐惧,但问题是当时你也不能对车内司机以及马路上行驶的其它汽车的司机进行控制。

与其担心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倒不如试着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你力所能及的可确保自身安全的事情上来。

真相大揭露:通常来说,有些出租车司机相比飞行员资质要差得多,同时对于出现技术状况的把控以及对出租车的维护相比飞行员对于飞机而言也要差很多。

不要强迫自己去听飞机引擎发出的噪音,也不要试图从乘务人员的脸上寻找不确定和担忧的表情。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任何无法正常飞行的飞机都不被允许上天,就算真的发生什么问题,飞行员也早就发现了,因此根本无需担忧。在驾驶舱的所有闪光灯标和显示屏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配备的。

与其担心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倒不如试着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上– 你可以也完全应该采取措施确保你的飞行旅程更加安全。

第2条:系紧你的安全带

乍一听好像无关紧要,但系紧安全带是确保你整个飞行旅途安全的关键。安全带没有扣紧,就这么松垮垮地挂在你的膝盖上,这和没有系毫无两样。那为什么要扣紧呢?答案显然与着陆有关:飞行员有时可能会紧急刹车,那起飞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飞机在起飞时的速度相当于一辆超级跑车的行驶速度:200公里/小时。但有时起飞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败:在跑道上突然冒出来一辆车,另一架飞机恰好在你前面滑行,这都会造成飞机起飞暂停。

完全自动化的刹车功能:飞行员将自动控制系统设到所谓的RTO(中断起飞)位置,这一功能专为最大减少刹车而设计。

一旦起飞被中断,将需要在几秒钟时间内完全停下,其减速度比自由落体速度还要快1.5倍左右。一旦没有系紧安全带,你将会因飞机突然刹车所产生的向前冲力而被甩出去,最好的情况是头撞到前面的座位。

飞机前后座位的距离仅为20英寸左右,当你系紧安全带时,不太可能撞到前面的座位,而一旦你的安全带松了超过5英寸的话,一旦有意外事情发生你将很有可能受伤。如果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试试站在桌子或衣柜上头朝地向下做自由落体动作。当然了,我们并不是真的让你这么去做—只需想象一下这样的感觉你就能学到第一课:系紧你的安全带。

顺便说一下,这也是为什么在起飞时乘务人员会让你提起并锁住面前的餐桌:因为在1.5倍自由落体速度下很可能会撞到你的肚子,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

第3条:在整个飞行旅途总是系紧安全带

甚至在’系紧安全带’的警告灯关闭后,你最好还是继续系着。尽管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可能突然停住,但却可能会遇到湍流、风切变以及其它颠簸气流。

Everything hit the ceiling–including some people. Little warning. Like falling off a cliff.

A photo posted by Alan Cross (@alan_crossx) on

松开安全带的乘客可能会由于气流冲力而突然跳起来撞到头。这听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很简单的物理原理。

Luckily, I was belted in.

A photo posted by Alan Cross (@alan_crossx) on

当飞机遇到湍流,此时最危险的地方是厕所。由于厕所空间过于狭窄且装有许多突出物,一旦遇到颠簸气流即会对里面的人造成致命伤害。

一旦’回到你座位’的指示灯闪烁,这时就应该迅速处理完自己事情并返回到座位。当然,湍流的情况少有发生,但如果真的碰上时你恰巧在厕所方便那就可能存在危险。

第4条: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当然,乘务人员会检查你是否已关闭了电子设备。那电子设备是否会造成任何危险呢?首先,之所以要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是为了避免对飞机上的电子系统产生干扰。

当然,所有负责飞行的电子系统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飞机并不会因为有人使用平板电脑而坠毁。最坏的可能是,如果因为个人电子设备的干扰而影响了仪表着陆系统(即ILS)—顺便说一下,如果接收器的工作电压水平低至几毫安并使用极高精密度技术的话,这有可能发生—但飞行员安全可以弃用该系统并尝试手动着陆。

但在现实中,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电子设备产生的电子干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相对来说又重又硬。一旦飞机紧急刹车(参见第1条),可能会从手中滑落从而伤到其他乘客。想要模拟第1条中的类似情况,只需想象一下将iPad从20-30英寸的高度跌落到头上的感觉。

那为什么在起飞时不禁止阅读书和杂志呢?因为这些物品都是纸质的,相对较软。有些飞行员还指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每一名乘客不应再专注于玩游戏或其他事情,而应观察窗外的状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乘务人员报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务人员要求乘客提起遮帘。

其中的原因极富创意:在起飞时并没有禁止读报或读杂志,也并非所有乘客都坐在靠窗的位置。之所以必须提起遮帘是为了让眼睛更快适应户外的光线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在飞机降落和起飞时灯光会调暗的原因。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必须迅速离开飞机,而用来调整视力的短短数秒时间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这时耳机无法使用的原因也不言而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保证每一名乘客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乘务人员的疏散指令上。

第5条:将随身行李放在你前面座位的底下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与其将随身行李包紧然后塞进行李舱内,最好还是放到你前面座位的底下。行李包得越紧,因为严重湍流而造成行李箱突然打开的可能性也越高,极易造成重物跌落到座位在过道旁的乘客头上。

Severe clear air turbulence issue on my SIN-LHR flight (SQ 308). A380 suddenly dropped 50-100ft during breakfast.

A photo posted by Alan Cross (@alan_crossx) on

飞机舱的设计是用来摆放我们的外套、帽子、靠垫和小型手提包的。如果你的行李箱无法塞进头上方行李舱的话,试试其它地方。但最好的地方还是座位的底下,因为可以十分方便地拿取而不会妨碍到其他人。

第6条:在飞机上不要饮酒

通过喝酒放松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建议不要饮酒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由于你的身体已经在低湿度环境下承受了巨大压力,而喝酒会让你的身体进一步脱水。此外,低压环境也将加剧酒精中毒。

这意味着就算喝低度数的酒,所产生的身体反应相当于在大学兄弟会上喝的烂醉的感觉。首先,你很容易会喝醉(有些人会立即睡着,但有一些人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甚至想劫持这架飞机)。其次,还会让你产生头痛和全身酸痛的难受感觉。

因此,当你想在飞机上喝酒的话,建议同时再喝点不含酒精的饮料(但千万不要喝含有气泡的饮料,否则的话会进一步加剧醉酒的感觉)。

有关民航业还有一点你应该了解:民航作为一个规范严格且组织有序的行业,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收益。飞机上发生的任何意外事故是不会为航空公司增加收益的。

民航业并非是为了一些例如热爱生命之类的抽象概念而制定如此严格的法规,这一切只是为了更大的收益。为此,无论是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局还是监管部门都不遗余力确保每年乘坐全球数百万架次飞机的乘客的绝对安全。

正如飞行员所说到的,民航准则是用血淋淋的事实书写的。他们采用绝无差错的逻辑措施,尽管这对于一名普通乘客而言似乎有些陌生或过于琐碎。所以,遵守民航准则将能确保你旅途一路安全。

生化人日记第002篇—”四处移动”的植入芯片

在我”生物芯片体验之旅”的头两周里,我还有时间细细考虑一些问题。但随着来自社区论坛的各种问题如洪水一般涌来时,我有些应接不暇:一两个问题不会影响到你的思考和专注力,但如果不断有问题和建议向你提出,且长时间持续处在与试验有关的方方面面问题的热烈讨论中,这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有时这些问题会引起激烈的争辩,问题从情绪舒适到宗教话题无所不包。 我从未对自己所做的事后悔过。恰恰相反:如此数量众多的问题以及各式各样的讨论主题,足以证明整个试验活动并非是徒劳的工作–原因在于这一技术的确存在一些争议。为了避免电影《银翼杀手》中的剧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对这一技术认真地进行改进、重新规定和纠错。 首先,我要说的是有关形状因素的话题。对皮下植入芯片存在的感觉是你第一需要习惯的事情。 事实上我并没有常常感到它的存在。可能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这个位置并没有太多的神经末梢,或者只能说是手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芯片似乎已在里面”安了家”,即在这个部位的一小块皱皮内”安居了下来”。 但有时候,我还是能真真切切感觉到它就在我的手里面:例如,在举杠铃或搬杂物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在这种时候,我能感到芯片在我的手里面向一侧移动,可能向食指方向移动了几毫米。 有时候,在我晚上醒来时,会发现芯片又转移到了另一个位置。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它可移动的最大距离范围相当于一个5美分硬币的直径。 就这样生活了两周后,我必须做出如下声明: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我将在这一系列专题博文的下一篇中介绍其最初的优点),但我们最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的事情!—是芯片的形状因素。 我们目前所用的生物芯片外观上看起来像这样: 芯片外壳采用光滑且坚硬的USP级别的生物可相容的玻璃材质,不会引起鲜活肉体的腐坏,保存有带基础逻辑功能的小型电路:读写块和记忆块,可在射频识别接收器范围内被激活。 这意味着芯片必须十分靠近目标装置才能被激活,比如地铁闸道口或信用卡读卡器。 通常情况下芯片工作良好。然而,其形状因素更适合于无缝注射,但如果想在皮肤下存放更长的时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那应该将芯片植入哪个位置呢,可以问问达·芬奇 事实证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这个位置并不是植入芯片的最佳区域,因为从实践中看并不太方便日常使用。例如,在穿过地铁闸道口时,我本能地想用拳头或手腕做一个滑动的手势或触碰读卡器。 我起码触碰了各种读卡器超过1000次,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生物芯片也必须经过与移动应用程序类似的可用性测试以及用户体验试验方能广泛应用,其灵感源于很久以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关于这一点,我喜欢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 “事情应该力求简单,不过不能过于简单。” 在将芯片植入我的手内后,这意味着每次用手刷读卡器时都必须扭动自己的手。因此我们将来的设计必须少用这个变扭的动作。芯片植入的部位必须能实现与眼前或手臂伸展长度距离的任何设备舒适地进行交互作用。我认为达•芬奇在他的传世名作《维特鲁威人》中已给出了暗示。 当我走在地铁、办公楼和购物中心时(该芯片仍然无法作为门卡使用,但读卡器会对它做出反应,这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目光),我终于想出了最适合植入芯片的人体部位: 最方便植入芯片的区域应位于手背的最中心位置。如果芯片能够植入到这个位置,被植入者无论是解锁、在POS机终端支付、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交互还是进入公共交通闸道口(至少是公交车进入闸道口,不是那种安装在地铁进口的装置)都将十分方便。 #2在我个人列出的芯片最佳植入手部区域清单中,小拇指和手腕之间的位置也成为了首选的方案:如果你握紧拳头的话,你正好可以看到一小块起皱的肉,我认为这个地方适合植入芯片。 #3最方便的芯片植入区域通常位于指关节之间。因此这样的话,想要与读卡器进行交互,你只需本能地轻轻用拳头敲一下即可。 实际中,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想要大力普及某一个固定植入部位,我们需要统一全球世界的读卡器。 尽管我们正在努力之中,但要真正实现并非易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构造都完全不同:无论是身高,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四肢不健全或者根本已丧失手臂。 想要迎合各种人群的利益,我们应该植入多块芯片,如此这些芯片才能进行交互并执行各种任务(如同小型的局域网),或芯片应该能在数厘米以外的区域运行。 从技术角度讲,第二种方法看似可行,但需要考虑额外的安全风险:潜在的网络攻击者完全可以通过使用定向天线远程访问芯片之间的共享数据—这一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通过蓝牙的黑客入侵。 如果你试试植入芯片后手拎重物,我担保你一定会选择第一个方案。如果在植入芯片之前有人问你选择哪个方案的话,我猜你也会选择第一个。 生物芯片必须扎根体内 但选择芯片植入位置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已。还记得我曾说过芯片时常会在皮肤下移动吗?这一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通过将所有我的产品管理技巧与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理论相结合,想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为了使芯片变成绝对的用户友好,必须对它的外形进行改造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需要芯片能够随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芯片植入之前和植入过程中; 芯片植入之后;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