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院

1 文章

欧洲法院上的个人数据”历险记”

就在昨天,欧洲法院作出判决,裁定美国公司如能保证为个人隐私提供”充分程度”保护的情况下允许这些公司在美国保存和转移欧洲用户个人数据的《安全港协议》,无效。这对于各方而言,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这一裁决表明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问题关注程度的提升,并最终意识到个人数据的宝贵价值。此外,其中一些人正准备向欧洲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维护他们对于自己个人数据的权利。在”后斯诺登”时代,这样的事件早已不足为奇:各国情报部门不遗余力地侵犯民众隐私,只是现在比以往更明显一些而已。毕竟,目前全球各家IT公司的安全保护程度只能说是’远远不够充分’。 如此说来,欧洲法院的此次裁决并非是有关个人隐私诉讼的结束,而刚刚只是一个开始。爱尔兰当局(由于Facebook的欧洲总部设在都柏林,因此案件在爱尔兰审理)现在必须调查Facebook欧洲用户有关个人隐私遭侵犯的投诉案件,并最终裁决”是否应停止将Facebook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传输到美国”,原因是Facebook”对用户个人数据保护的程度不够充分。”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法院此次所做的裁决是最终裁决,因此不能再进行上诉。 此次欧盟所做的有关数据隐私的裁决并非是全球首例。早在今年2月份,俄罗斯联邦就通过了一项法令,要求从2015年9月1日起俄罗斯公民的个人数据必须在俄罗斯本国保存。与欧盟不同的是,当时通过这一项法令无需任何法院裁定,原因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像《安全港协议》这样的类似协议。 由于俄罗斯往往颁布新法令的速度过快,因此生效截止日期推延到2016年1月,原因是大多数在俄外国公司无法迅速地转移用户数据。包括Facebook在内的一些公司很可能会无视这项新法令,相比在俄罗斯当地建造代价昂贵的数据中心,更倾向于支付罚金(因为金额不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将数据看成了一种实物。’嗨,伙计,我们车停在那里不太安全,还是停到我们的私人车道上去吧。’但数据就是数据,本质来说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信息。数据易于访问,易于传输同样也容易复制。但事实是对跨地区的数据流动的确难以彻底控制,这一点着实让我们感到吃惊。 对像Google、Facebook、维萨和万事达这些在全球各地拥有数十座数据中心的大型公司来说,他们根本毫不在乎,因为他们的所有用户数据事实上都已经被保存了。伙计,这可是互联网,你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只需几毫秒时间,还用在乎是在哪个国家吗? 这些公司只需花些时间整理所有的数据,并清楚知道哪些数据该保存在这里,哪些数据该保存在那里。坏消息是,人们正试图以一种过时的方法处理信息,就如同处理物质世界的实物一样。同时他们也正试图在虚拟世界中构筑一堵无形的墙,延绵不断且无边无界。 这最终将走进死胡同。所有人都终将意识到,IT公司将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应付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政府。首先是欧盟和俄罗斯。在这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政府”强赴后继”,不断”折磨”那些跨国IT公司。赶快拿出爆米花,准备看一场好戏。 我们依然将停车打比方。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车到底停哪里?而是车门锁是否安全?盗窃车辆是否合法?或者你能对窃贼采取怎样的措施?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可能是:究竟为什么每个人都有我车的钥匙?